2022-08-18 11:05:57 节水农业技术处
6月下旬以来,长江流域多高温天气,平均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为19天,为1981年以来同期最长。尤其是四川盆地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日数普遍有20—4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15天。期间,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江西东北部、四川盆地东南部等地7月以来降水量不足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整体上看,长江中下游干旱灾害整体上呈现频发、重发的态势,不利一季稻孕穗抽穗和灌浆、晚稻返青分蘖、棉花开花结铃及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
据全国土壤墒情系统监测,2022年8月16日,长江流域41%监测站点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84%监测站点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相比于去年同期下降约30个百分点,相比于上月同期与旱情预警前期(6月18日),分别下降12.5与25.8个百分点。其中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湖北南部、四川东部等地部分监测站点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0%,墒情严重不足。
据各省农情调度,截至8月16日15时,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长江流域6省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764万亩。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未来10天,四川盆地、江淮、江汉、江南及陕西南部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累计高温日数可达7—10天,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超过40℃,长江流域旱情仍将持续发展。
当前南方大部秋收作物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各地要把防范高温干旱保秋粮作为当前首要任务,结合作物长势、土壤墒情等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高温干旱天气。
一是灌溉补墒调温,减少高温热害。广辟水源,积极调取可用水源,全力保障农作物生产需水,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热害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水稻重点落实以水调温降低穗层温度,如遇持续超过35℃的高温天气,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水稻田应保持8—10cm水层。玉米则重点开展灌溉补墒,有条件田块可叶面喷肥喷水,降低穗层温度。
二是采取农艺措施,增强作物抗旱能力。可对水稻等喷施叶面肥和抗蒸腾剂,增强植株抗旱抗逆能力。部分地区玉米处于抽雄吐丝散粉关键期,可能会因高温热害导致花粉失活,应酌情部署辅助授粉,提高授粉结实率。同时加强监测防控,预防病虫害暴发。
三是及时追施肥料,尽快补充作物养分。可在灌溉补墒的同时进行追肥补充营养。其中水稻应及时根据苗情补施穗粒肥,减轻高温对孕穗抽穗和结实灌浆的不利影响;玉米则应及时追施穗肥,尤其是尚未抽雄的玉米地块。
四是针对重灾地块,适时补种改种。受灾严重、无法恢复生长的绝收地块,在高温干旱缓解、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补种或改种生育期较短的经济作物,如短季蔬菜、鲜食玉米等,减少干旱热害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