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 2022-06-02 13:12:53
麦玉和麦稻轮作是黄淮海地区的主要种植模式,“三夏”期间茬口紧、农机作业时间短,麦收后科学及时做好秸秆还田工作,抢抓农时搞好夏种夏管,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秋粮生产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春季以来,麦区墒情整体适宜,气象部门预测,6-8月黄淮海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局部可能发生涝情。为做好“三夏”时节黄淮海地区的小麦秸秆科学还田和还田地块的科学管理,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作业
夏收时温度适宜,及时粉碎还田有利于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利用及营养元素的释放,可为后茬作物提供及时有效的养分。还田时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块,秸秆须收集离田并无害化处置,避免因秸秆本身携带病菌导致的下茬农作物病害。
机具选择与使用:为节约成本、不误农时,建议选用全喂入式纵轴流小麦联合收割机,加装后置式秸秆粉碎抛撒还田装置,低留茬收割小麦的同时将秸秆就地粉碎,均匀抛撒在整个作业地表并形成覆盖。
作业要求:为合理调节切割装置,刀片间距调整为8-9cm,秸秆粉碎长度≤10cm、成撕裂状,平均留茬高度≤10cm;通过加装均匀抛撒装置板控制秸秆抛撒力度、方向和范围,提高均匀度,抛撒宽度能够达到1-2.5m,覆盖整个收获作业幅宽,抛撒不均匀率≤20%。粉碎长度合格率≥95%,漏切率≤1.5%。
二、后茬作物种植
科学做好麦秸粉碎后的还田工作,能够确保后茬作物及时种植。
小麦-玉米轮作地块:直接免耕或旋耕后播种玉米。免耕播种,为防止玉米倒伏,小麦秸秆还田后一般采用免耕直播进行下茬玉米播种。小麦秸秆还田后,墒情合适可立即直播,墒情不足应先播种后灌溉。
旋耕播种,一般在正常土壤墒情条件下,秸秆还田后选用65马力以上拖拉机匹配相应幅宽的框架式或高变速箱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表土处理深度为10-15cm。
机具应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重耕、漏耕及小角度转弯次数。旋耕作业一般进行两遍,第一遍宜慢,第二遍速度可稍快,两遍作业应纵横向交叉进行。旋耕前撒施复合肥,旋耕后整实再播种镇压,避免悬空跑墒造成吊苗死苗,越早播种越好,墒情不足也可先播种后灌溉。也可选择苗带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在麦茬地联合作业。
小麦-水稻轮作地块:旋耕、平整后进行水稻插秧。麦秸粉碎后,采用撒肥机施用基肥。旱耕水整,在正常土壤墒情条件下,使用6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置相应幅宽的旋耕机或反旋灭茬旋耕机进行旱耕深旋作业,深度一般为12-15cm,也可选用犁旋一体复式机作业,犁耕深度16-20cm,在秸秆旋埋作业完成后立即上水浸泡秸秆,待浅水泡田1-3天后,进行起浆平整作业,沉实1-3天后种植水稻。
水耕水整,可先上浅水泡田1-3天后,上水深度以3-5cm为宜,使用6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置水田埋茬耕整机进行水整秸秆还田作业,作业深度≥12cm,待平整沉实1-3天后种植水稻。麦秸还田作业时,水层要求田面高处见墩,低处有水,作业不起浪为准。
三、后茬作物管理
要做好麦秸还田地块夏播作物田间管理精准指导,加强肥水调控,促进秸秆腐解,搭好丰产丰收架子。
后茬玉米:种肥同播,基肥施用复合肥。重点关注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的土壤墒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灌排,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同时,促进秸秆腐解。夏玉米栽培需根据土壤肥力以田定产、以产定肥,保证生长季施肥总量为纯氮10-15kg/亩,五氧化二磷5-7.5kg/亩,氧化钾6-9kg/亩。氮肥按基肥与追肥比例1:2施用,磷钾肥全部做基肥施用。
为防止秸秆腐解过程中出现微生物与玉米争氮的现象,根据秸秆还田前期耗氮、后期释氮的特点,在定量施肥的前提下,可适当氮肥前移,增加氮肥基肥用量。可在大喇叭口期进行追肥,追肥方式为穴施或沟施,追肥一般施用尿素5-10kg/亩。
后茬水稻:为防止秸秆腐解过程中出现微生物与水稻争氮的现象,根据秸秆还田前期耗氮、后期释氮的特点,在定量施肥的前提下,可适当氮肥前移,增加氮肥基肥用量。应在旋耕、整地施基肥时,增施尿素5-8kg/亩;在孕穗期,因秸秆腐解进程释放出养分,应适当减少氮肥和钾肥施用。
等水中泥汁沉淀、耕层活土沉实后,浅水插秧。灌水深度,建议人工栽插7-10cm深,机插秧3cm左右。水稻苗期,采取浅水勤灌、间歇露田的灌溉方式;之后结合施分蘖肥建立2-3cm浅水层,拔节后浅水层间歇灌溉;开花结实期采用浅湿灌溉。
农业农村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全国麦收达1.42亿亩,进度过...
2024-06-05 07:08:292023年8月17—18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安徽省合肥市组织召...
2023-08-24 16:10:06吉林省副省长李国强一行莅临史丹利扶余公司调研指导,吉林省工信...
2023-06-24 10:47:36预计6月7-9日,麦收区大部多晴好天气,利于抢晴收获和晾晒,...
2023-06-07 17: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