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湖北打造167万余亩化肥减量增效升级版示范区

湖北日报 2022-11-10 08:33:04 0

科学用肥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今年,我省立足全省农业县(市、区),突出47个产粮大县,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因地制宜,集成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简称“三新”),总共在86个县市区打造“三新”配套升级版推广面积167.2万亩。在这里,土壤更健康、粮食更安全、农业更绿色。

大数据加持 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

初冬,武穴市大金镇大梅村,油菜播种正忙。随着种子下地,村民期待满满,“我们这是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每年结合土壤供肥能力和田间作物长势施肥,既能养地,还多打粮!”

了解土壤肥瘦是正确施肥的基础。今年,我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数据开发应用公司等合作,进一步整理分析2005年以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结合耕地质量监测、污染源普查等其他渠道的土壤养分数据,研判耕地养分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并优化施肥配方提供土壤养分信息。

一年来,各地开展“3414”、化肥利用率、中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料等肥料效应试验和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等施肥新方式试验755个,并以乡镇为单位,利用“施肥监测通”小程序,调查采集施肥情况数据,建立施肥台账,构建施肥数据库。县域肥料配方出炉后,省耕肥总站还组织专家汇总、归纳、提炼、合并,形成适应较大区域、较多作物的基肥“大配方”,为企业批量生产提供参考。同时,指导各地使用智能化推荐施肥专家系统,解决推荐施肥最后一公里技术难题。

“三新”配套 施肥更精准、轻简、高效

10月24日,谷城,翻出的泥土散发出淡淡的芳香。伴随着机声隆隆,小麦种子和肥料精准快速地播入一行行规整的田畦上。“真利索!这可比过去施肥轻松多了,施肥量也更精准!”田边围观的村民纷纷点赞。

正值秋冬播关键时期,这样的施肥“神器”在荆楚大地比比皆是。

新技术——强化土壤、肥料、作物三者协同,实施养分综合管理,基肥追肥统筹,促进养分需求与供应数量匹配、时间同步、空间耦合。

新产品——推广应用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增效肥料和其他功能性肥料,准确匹配植物营养需求,提高养分吸收效率。

新机具——农机农艺融合配套,重点推广应用水稻侧深施肥、小麦(玉米、油菜)种肥同播、果园机械深施注肥机等高效机械,推进施肥用量精准化、施肥过程轻简化,切实提高化肥利用率。新服务——应用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强化信息服务,加强农企对接,探索作物专用肥套餐制配送、植物营养全程化管理、智能配肥“云服务”等一体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

多元替代 有效应对化肥涨价潮

近三年,受原材料货紧价扬、国际市场价格拉动和阶段性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化肥价格持续上涨,处于历史高位,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如何应对?除了高质量建设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区,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要多元替代部分化肥,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

传统绿肥重出江湖。阳新县、江陵县、公安县等20个冬闲田面积较大的县(市)种植紫云英、苕子、箭筈豌豆、苜蓿等豆科绿肥或肥田萝卜、油菜、鼠茅草等非豆科绿肥,配合施用配方肥。紫云英、苕子等豆科绿肥提倡自然落籽覆盖。

打通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在武汉市黄陂区、大冶市、十堰市郧阳区等18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市、区),大力培育第三方服务主体,主动对接养殖、种植两端,采用“全环节服务模式”,送肥到户、送肥到田,并对商品有机肥进行补贴,提高农户施有机肥的积极性。

让缓释肥等新型肥料大展拳脚。武汉市江夏区、新洲区、阳新县等34个县(市、区)对采用包膜、添加生化抑制剂等缓释肥料予以一定补贴。每县补贴缓释肥料300吨,应用面积1.2万亩以上,每亩补贴20元。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未来,全省耕肥系统将稳步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高效推动化肥减量增效,着力推进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与建设,规范推进肥料登记备案管理、坚持推进高效农业用水,真正做到耕地质量提升化、化肥使用减量化、生产方式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为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

你可能还喜欢看

X

长按识别二维码

点击复制微信号:nsdqingbao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搜索!